「我要去韶關看一塊地,已約好地方官員,你要不要一起去?」兩位相識十多年的廣州台資負責人,相約吃晚餐,打屁聊天之餘,也不忘交換一下「覓地情報」。
尋覓擴廠的第二投資地,早已成為珠三角台商的平常話題。這位積極覓地的製鞋業台資企業負責人,落腳廣州多年,目前雖還未外移,他在這一、兩年來,也積極跟著同業和朋友到越南、大陸等地跑,他嘆氣說:「珠江三角洲一帶的生產成本增加,未來趨勢也如此,得未雨綢繆,現在就得找到好地點,先圈一塊地,為未來三到五年做準備。」
覓地熱潮的背後推動力,正是珠三角生產環境逐漸窘迫,珠三角台資再次陷入80、90年代被迫從台灣出走的相同命運。
走訪珠三角,台資企業共同的抱怨是:珠三角缺水、缺電、土地和勞工成本高漲,地方政府開始嚴格執行勞動、環保法規,徵收社保費用,等於強迫企業不得不外移。
廣東省政府近兩年來,逐步落實勞動、環保、社會福利等法規,讓從事來料加工、賺取微薄利潤的代工台資企業吃不消,珠三角台資企業普遍感受「珠三角地方政府半鼓勵、半強迫,想把高汙染、高耗能、勞動力密集的外資企業趕走。」
一位專做藝品外銷代工的台商分析,2003年以來,珠三角除了年年漲基本工資,也開始收取勞工的社會保險費,勞工集結抗爭事件大增,讓經營成本不斷攀高。
珠三角台商都懷念,一貼紅紙條,工人湧上門求職的美好盛況,不過,好日子一去不復返,如今,企業除了要解決缺工荒,還得應付工人薪資攀高的問題。深圳從事電子業的台資企業負責人就說,「1996年的時候,工人每月領取人民幣500元到700元就很滿意,如今已漲到人民幣1,100元到1,200元,還要另繳高達薪資三分之一的社保費用,而且工人看到基本工資調漲,會集體來爭取漲工資。」
珠三角最常見的「來料加工」台資企業,危機感最深。深圳某來料加工廠商就說,東莞地方政府先前曾設定出來料加工廠年產量的高門檻,「幾乎有一半企業達不到要求,演變成四、五家公司共用一張公司牌照,幸好目前暫緩執行此政策。」
珠三角生產環境惡化,台資企業屋漏偏逢連夜雨,正好陷入生產過剩困境,代工業競爭劇烈,殺價殺紅眼,原物料成本卻因油價、稀有金屬高漲,價格難調,陷入產業「紅海」。
在東南沿海落腳的台資面板電子廠副總經理感嘆,「代工企業都在拼命找藍海,但是,何其困難,就怕找不到藍海,還跳入死氣沉沉的黑海。」他悲觀認為,電子產業生產過剩,大家還拚命擴廠,以量拚價,生產過剩的效應未來還會再持續發酵,「我對未來十年,更悲觀」。
「塑膠曾經一天漲價數次,供應商早上、中午到下午分別打電話來更正最新報價。」在東莞設廠超過15年的張姓通訊業者說。不過,他認為,原物料上漲,業界終究會共同承擔,不過,「黑手起家的台資企業,如果還侷限在賺代工的薄利,就難拼過崛起的陸資廠,這才是大考驗」。
一位珠三角台協企業幹部說,預估未來一、兩年還會有更多企業做不下去,因為,已經有很多台資企業這一、兩年都在吃老本。
積極協助企業轉型的珠三角台協幹部就說,十幾年前,台資企業在台灣「有步想到嘸步」,無法轉型,只好轉移到成本低廉的大陸地區。「有轉型能力的企業,早已翻身成為中大型企業,許多台資企業仍是中小企業,如今,還是沒有能力轉型,只能再次轉移陣地」。
這位幹部說,他和幾位台資企業朋友都資助台灣經濟研究機構和學者,「台灣企業當時沒有出走,如今還是存活下來,希望透過專家告訴我們轉型經驗,找到新出路。」
總廠200公里內 成了外移首選200公里,相當於台北到台中的距離,對台商來說卻別具意義,是降低生產成本的考量、是外移的首要選擇。最近華南地區台商興起一股外移潮,紛紛在總廠附近「200公里以內」的偏遠縣市鄉鎮,另設分廠,降低成本。
逐水草而居,已成台商降低成本、提高競爭力的主要經營策略。早期台商移往大陸投資,就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,後進者的主要目的才是為了貼近市場。不過,隨著大陸沿海發展腳步加快,人工、地租等成本也逐漸墊高,台商也急著要找新的「水草」。
外移風潮愈演愈烈
珠江三角洲的台資企業,是近年來逐水草而居的代表族群,外移潮不僅沒有減緩趨勢,甚至愈演愈烈。2000年的第一波外移,是代工衛星廠跟著台資高科技大廠落腳長江三角洲,開設第二廠。不過,近期的外移潮,是要降低珠三角的生產成本。
這波外移潮最大特點,就是尋覓「200公里以內」的偏遠縣市鄉鎮地段,另設分廠。這段距離大約是台北到台中的距離,相當車程一個半小時到兩小時以內、最多不超過三、四小時的地點。
多位珠三角台資企業主觀察,在廣州、深圳、東莞設廠多年的台資企業要外移,除了往北移到江西贛州、南昌等地之外,也會選擇廣東省內的江門、花都、肇慶、清遠、惠州等地。
在惠陽設分廠的台商說,到惠陽投資,土地成本低,節省的人事成本,再扣除運費之後,就等於多賺出來的利潤。「每個工人每月少發人民幣100元工資,我聘請1,000人,每月就省了人民幣10萬元。」他說。
已把前段製程外移到江西的窗簾台資企業負責人分析,選擇落腳地,會考慮未來三到五年的發展性,「發展相對遲緩」地區是最佳選擇。他說,以江門和花都相比,「江門的地理條件極好,跟廣州相近,未來開發速度加快,很快又會面臨搬遷問題,兩相比較,開發遲緩的地區更佳。」
供應鏈能否跟上,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考量。多位台資企業負責人都表示,台資企業轉移生產陣地,並非連根拔起,畢竟舊廠區已形成完整的供應鏈,因此,「先採取小量轉單到分廠方式,逐年轉移,未來兩、三年,可能會有更大量的台資企業把產能真正轉移出去。」
考量供應鏈要跟上
台資企業若能找到產業利基點,都不願隨意搬遷。擅長做連結器、通訊設備的東莞台資企業負責人說,「畢竟,在老廠區發展多年,周邊齊全,供應商運作順暢,搬到新地方,最困擾的就是供應鏈跟不上來,又要重新開始。」
珠三角台資開拓分廠的模式,也正重演當年從台灣轉移到大陸的歷程。台資企業會把深圳、東莞或廣州的老廠定位為總部,做原物料採購、倉儲、財務、人事等後勤調度,也是業務接單、接待客戶的窗口,再透過貨車運出原物料,到分廠加工生產。
【2006/09/11 經濟日報】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